杜壮壮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我市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力度的提案》(第11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固废产生量逐年增加,2023年超过6800万吨,占比全省约40%。近年来,我局以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建设为抓手,坚持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按照“减增量、去存量”思路,突出综合利用导向,通过“五个一”工作机制不断规范固废环境管理,固废综合利用率由2020年的28%提升至2023年的48%以上。2024年,市政府将固废综合利用纳入全市“五大攻坚战”,我局作为牵头单位,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一)完善政策制度体系。一方面,压实责任。连续三年将工业固废环境管理提升行动纳入全年生态环境保护攻坚行动中。2024年,市政府将固废综合利用纳入全市“五大攻坚战”,印发实施《榆林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严格固废管理目标,细化分解固废治理任务,要求发改、财政、生态环境、住建、交通等部门根据职责积极拓展利废产品应用领域,制定相应的推广利用方案或要素保障措施,加快生态环境、住建、交通领域固废利用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当地利废产品消纳使用量。另一方面,政策支持。2023年3月,印发《榆林市支持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试行)》《榆林市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奖补申报指南》,确定了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及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应用活动等2类支持鼓励对象,明确了重点支持制造新型墙材、有色金属提炼、化工综合利用、农业综合应用、生产传统建材和生态治理应用等6个领域,2023年度拟奖补第一批13个项目资金超过一千万元。同时,要求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在装备、工艺水平达到先进水平的条件下应优先纳入地方重点项目清单,相关项目审批单位应当保障项目生产要素指标,加快审批建设。
(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目前,我市共确定了82户固废重点管控企业名单和35个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累计建成18个示范项目,新增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1870万吨/年,加强煤矸石在矿井充填、建工建材领域的资源化利用。同时,我市正在开展工业固废协同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试点工作,榆阳、府谷4个项目已投入运营,新增煤矸石综合利用规模超过1300万吨/年,为周边企业固废消纳提供兜底保障,当前已开展固废试点中期评估工作,将及时总结项目运营经验,拟制定全市工业固废协同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实施管理办法,并全市推广,探索大宗固废大掺量、规模化利用途径。
(三)加强技术研发推广。2023,我市举办全国煤矸石综合利用论坛,为近百家高校院所、先进技术单位及项目投资单位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去年,我局联合榆林学院发布实施了煤基固废用于盐碱地、沙化土地的技术规范,今年再次申报涉及煤矸石的3个地方技术规范,涉及矿坑回填、矿井膏体充填、制备生态土等方面,目前正处于市场监管部门审查阶段,预计今年印发实施,助力打通煤矸石处理在井下充填、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推广利用,为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再次感谢您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我市正多举措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助力榆林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