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榆林市生态环境局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30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4-12-18 16:05 来源:固废与辐射监管科
【字体: 打印


王俊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建议》(第23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固废产生量逐年增加,2023年超过6800万吨,占比全省约40%,其中煤矸石产生量超过3500万吨,占比全市总量的一半以上。近年来,我局以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建设为抓手,坚持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按照“减增量、去存量”思路,突出综合利用导向,通过“五个一”工作机制不断规范固废环境管理,固废综合利用率由2020年的28%提升至2023年的48%以上。2024年,市政府将固废综合利用纳入全市“五大攻坚战”,我局作为牵头单位,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推进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

(一)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印发实施《榆林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严格固废管理目标,细化分解固废治理任务,连续三年将工业固废环境管理提升行动纳入全年生态环境保护攻坚行动中,进一步夯实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2023年3月,印发《榆林市支持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试行)》《榆林市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奖补申报指南》,确定2类支持鼓励对象及6大重点方向,2023年度第一批13个项目拟奖补资金超过一千万元。今年,市人大将工业固废污染防治列入市级立法重点事项,我局将积极配合开展相关调研考察工作,细化夯实各级各部门单位工业固废污染防止责任。

(二)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21年,市政府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纳入全市重点产业链,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链长,确定了建工建材、回填充填、高质利用和跨产业链接等4个方向,目前,我市共确定了82户固废重点管控企业名单和35个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累计建成18个示范项目,新增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1870万吨/年,其中包括了曹家滩煤矿等8家煤矸石充填项目,以及汇荣禾等4家煤矸石建材项目,煤矸石综合利用率从2020年的27.3%提升至2023年的52.3%。同时,我市正在开展工业固废协同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试点工作,榆阳、府谷4个项目已投入运营,新增煤矸石综合利用规模超过1300万吨/年,为周边企业固废消纳提供兜底保障,目前正在开展固废试点中期评估,及时总结项目运营经验,拟制定全市工业固废协同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实施管理办法,并全市推广,助力固废产业有序发展。

(三)加强技术研发推广。2023,我市举办全国煤矸石综合利用论坛,为近百家高校院所、先进技术单位及项目投资单位提供交流合作平台。去年,我局联合榆林学院发布实施了煤基固废用于盐碱地、沙化土地的技术规范,今年再次申报涉及煤矸石的3个地方技术规范,涉及矿坑回填、矿井膏体充填、制备生态土等方面,目前正处于市场监管部门审查阶段,预计今年印发实施,助力打通煤矸石处理在井下充填、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推广利用,为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推进全市产废企业进入工业固废信息化管理平台,正在加快固废重点管控企业物联网监管系统建设。连续两年开展固废专项执法检查,对重点行业、重点县区、重点项目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和大排查,确保固废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督促涉废企业严格执行排污许可、环保“三同时”等制度,对乱堆乱倒、非法填埋等环境违法行为要从严从快查处,对涉嫌环境犯罪的坚决移送司法追究刑事责任,保持环保高压态势。

再次感谢您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我市正多举措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加快构建国家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助力榆林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

202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