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榆林市生态环境局   

关于市四届政协五次会议第168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0-11-18 15:50 来源:政秘科
【字体: 打印

 榆政环函〔2020〕250号

李峰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建议》收悉,现就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我市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成为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重点。经初步统计,2019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4100万吨,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78.3万吨,其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约100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24.4%,生活垃圾全部统一收集、卫生填埋。在固体废物的日常环境管理中,我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严格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制度,鼓励开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及产业延伸,对暂时无法利用的全部进行安全填埋处置。同时,联合城市管理等6部门持续开展“清废行动”,彻底清理历史遗留固体废物问题,严禁乱堆乱倒、非法处置,确保环境质量安全稳定。结合本提案的建议要求,我局下一步将联合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无废城市”政策研究学习。"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也是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确定了“11+5”试点城市和地区。我局将联合相关部门认真学习中省相关文件,把握“无废城市”工作动态,深刻理解 “无废城市”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学习试点城市成熟经验和做法,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和技术体系,并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衔接融合,查漏补缺,不断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为全面打赢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榆林打好基础。

二、加快固废综合利用项目建设。2019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批复我市建立国家级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我市以此项工作为契机,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支持,加快制定相关规划及实施方案,出台相关引导鼓励政策,设立榆林市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专项资金,积极培育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环保产业。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多途径筹措资金,加快相关环保产业项目建设进度,不断提高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同时,依托榆林市科创新城研究平台、高校及科研单位技术力量,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以高校及科研院所技术力量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增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无废城市”创建工作的市场活力。

三、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借鉴试点城市“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及建设示范模式,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我市产业发展及固废现状调研,进一步细化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目标任务,加快制度、机制和模式创新,着力解决实际问题与共性难题,持续提升城市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同时,统筹城镇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构建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间资源和能源梯级利用、循环利用体系,全面推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不断加大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宣传教育,依法加强固体废物产生、利用与处置信息公开,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监督作用。在此基础上,认真开展创建“无废城市”基础性准备工作,根据中省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下一阶段创建申报。

感谢您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和关心,我局会结合您的建议持续做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及“无废城市”创建工作。

榆林市生态环境局

                            2020年8月11日